列印

你家被賤賣變成富商豪宅?揭穿高房價的幕後黑手!

你家被賤賣變成富商豪宅?揭穿高房價的幕後黑手!



你家被賤賣,變成富商豪宅?
都市更新富了誰?揭穿幕後黑手!



更新日期:"2010/04/20 16:08"  
文/陳一姍、熊毅晰

有一天,你一覺醒來,你的家被劃定都市更新;有一天,你翻開報紙,你家旁邊的土地標了天價,你再也很難換屋。曾幾何時,我們的土地,變成了別人的豪宅。

當薪水不漲,房價節節攀升,我們該向誰發怒?要如何抑制炒地、炒房?

連前中研院長李遠哲,上週末都在建商好友的慶功酒會上說,「現在台北的房價高得連中研院士都買不起。」影響所及,連中研院想請海外學人回國擔任院士,他們都因買不起房子而拒絕。

三月二十六日,二十一年前帶領群眾夜宿忠孝東路無殼蝸牛運動的李幸長,再度與群眾走上街頭。「政府只會徵詢企業大老、建商公會的建言,從未聽聽大多數想有個住所安身立命百姓的心聲,更未曾對中下勞工、弱勢族群的房事有過關愛的眼神,因此我們只好自救,集結公民社會的力量,讓總統馬英九、行政院長吳敦義正視我們這些『庶民』的苦痛,」無殼蝸牛聯盟聲明:「年底要用選票表達憤怒。」

吳敦義卻回應,房價是市場供需決定,台北精華區房價,「我沒有能力也不該打壓。房地產是火車頭工業,現在好不容易有點火苗,要是打下去,全民經濟會『down』下來。」


【土地之怒1:國家的土地,變成私人的豪宅】

原本應該具有平抑房價功能的國有土地釋出,標售價卻屢創新高,竟然變成大台北地區房價炒作的題材。為了了解台北市國有土地標售後的實際使用情況,《天下雜誌》採訪團隊,從過去十年媒體報導與國有財產局處,整理出過去十年,公有地標售每坪最昂貴的前五十筆土地,一一向建商詢問,或騎著機車做現地查訪。結果除了兩筆土地未找到,發現共有二十二筆土地尚未開發,其餘二十六筆正在或已經興建了住宅。

二十六筆中,只有三筆建案提供四十坪以內的住宅,有十八筆只有大坪數的房子。換句話說,我們的土地,最起碼有八成,不是被建商養著,要不就是蓋起老百姓買不起的大房子。這些土地,根本沒有進入一般老百姓買得起的住宅市場。這十八棟豪宅,包括:副總統蕭萬長住的元大花園廣場,總統官邸旁的元大一品苑,大安森林公園旁的勤美樸真。


【土地之怒2:建商大膽養地、囤房,居然還有獎勵?】
土地稅制,是縱容建商囤地、囤房的主要元兇。從建商的「養地」水位,就可以發現台北市的土地供給並未如外界所言緊俏。財政部出身,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協理吳金終說,在先進國家中,大概就屬台灣的土地稅制最為落後。

「囤積大宗物資是刑法,要抓去關;為什麼囤土,這種沒辦法進口,又稀少的民生物資,我們還要幫他省稅、給他獎勵、還借他錢?」國家資產搶救連線成員張維修憤怒。

「其實台北市的住宅區土地一直以來都是足夠的,」宏大不動產鑑價顧問董事長卓輝華直言,只是有人會去炒作,說土地不夠,所以價格才會飆漲,「說土地不夠都是騙人的!」


延伸閱讀:
■ 三大怪象!都市更新等於亂拆、賤賣你家?
■ 玩錢的人不必繳 稅?稅制破大網,台灣淪為不義之島
■ 不再為加班抓狂!管理時間5大法則
■ 大膽殺價!3原則便宜買好屋
■ 愈投資反而錢愈少!「金子」與「房子」真的能保值嗎?

更多內容,請看天下雜誌:http://www.cw.com.tw/

TOP

要發達真的要卑劣??

TOP

引用:
原文由 全部主題 於 2010-4-22 22:51 發表
要發達真的要卑劣??
不知...
只知古有云:人無橫財不富~

唉...

TOP

低利助炒房,建築貸款7年增2.5倍




2010-04-23
中國時報【黃琮淵/台北報導】
低利罩頂,建商想不養地炒房都難!根據中央銀行統計,SARS後短短七年,建築貸款餘額暴增二.五倍,今年二月底已飆破兆元大關;占全體銀行放款比重,則由三%提高到近六%,銀行「搶著奉上」低利資金給建商,成為房價飆漲幫凶。

「不否認,但很不想承認」,行庫主管表示,資金浮濫,金融機構滿手錢貸不出去,因此當建商提出大筆貸款需求時,任誰都一樣,都搶破頭要貸給建商;加上各行業貸款需求不振,建築貸款占放款比重,當然愈來愈高。


建商借錢養地,總額飆破兆
央行統計,二○○二年SARS事件後,房產價格跌落谷底,當年底建築貸款餘額僅四一八八億元;但從此之後,餘額便一路狂飆,到今年二月底時,已達一兆三四六億元,暴增二.五倍。

反觀同時期銀行房貸業務,二○○二年底餘額為二.七六兆元,今年二月底增加七八%,達四.九二兆元,遠不及建築貸款增幅。意思就是,民眾購置住宅,與養地蓋樓的資金需求懸殊,而財團、建商借錢之容易、額度之高,可見一斑。


購屋房貸懸殊,差別待遇大
行庫主管分析:「這是很簡單的數字遊戲!」按目前養地成本推算,企業土地交易完全免營所稅,長期持有土地者,每年更只要繳五.五%的累進稅率,且是按照低於市價甚多的「公告地價」課稅,建商借錢養地,不就是以小搏大罷了。

行庫表示,就算要等兩、三年,也沒關係,因為利率太低,借錢養地的建商,幾乎感受不到資金壓力,不必在短時間內脫手,也就不易降價求售。近年又搭上房價飆漲順風車,建商等於是「以時間換成(漲價)空間」,想不大賺一票都難。

他進一步透露,其實建商也吃定銀行,「你不貸給我、別人搶著貸」,遊走於公民營銀行之間,利率愈喊愈低;銀行考量壓力,也只能含淚參貸。


銀行搶著放款,苦果全民擔
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教授莊孟翰分析,若非這幾年最長、最低的利率環境、加上最浮濫的資金供給,建商根本沒有養地條件。他認為,資金環境搭配得宜,建商得以有恃無恐炒地皮,只不過錢賺走後,炒地留下的苦果,還是由全民承擔。

莊孟翰表示,從央行的數據看起來,近七年房貸與建築融資餘額,增幅約七八%比二.五倍,但房貸之所以成長七八%,主因是房價漲不停,民眾購屋時貸款金額,也較過去更多,如果還原此因素,兩者成長幅度恐怕會更加懸殊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從此事件大家應能多少有點體會...

為何類似房地產、能源、交通、水、糧食...等基本民生必須用品,各國政府都不會完全放任市場經濟決定?!
為何美國甚至歐盟都會有所謂的反拖拉斯法法條?!

因為民主&自由市場的自由發展結果, 若無政府的公權力介入, 最後就會在幾度吞併下, 演變成大財團把持市場, 甚至把持國家!! 人民變成最無辜&苦難的受害者。

所以各國政府為了國家利益&人民公益, 一定都得強勢介入干預, 不能完全放任財團或房地產投資客說的所謂市場經濟說詞。

TOP